基于流程的科技計劃項目管理系統設計構建
2020-03-19
來源:《項目管理技術》作者: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 田斌;鄂天潔
摘要: 針對科技計劃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特點和問題,基于流程的思想,以信息化技術為手段,從項目承擔單位的角度研究,提出科技計劃項目管理系統的設計原則和方法,分析關鍵流程,并設計構建系統的技術架構和功能框架。通過規范合理的管理系統落地先進的管理理念,實現科技計劃項目實施管理的規范性和合理性。
關鍵詞: 科技計劃項目; 流程; 項目管理系統
0 引言
科技計劃項目是國家政府部門為實現戰略目標,解決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大科技問題,實現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而投入的項目,是促進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途徑。科技計劃項目的承擔單位,如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如何高效開展此類項目的實施管理工作是目前普遍面臨的問題。特別是在當前新興技術發展迅速、創新性日益增強、信息化手段越來越普遍的形勢下,針對科技計劃項目的特點和管理瓶頸,借助信息化等手段,實現科學、規范、有效的科技計劃項目管理將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 科技計劃項目的特點及管理問題分析
科技計劃項目作為項目的一種類型,首先具備了項目的基本特點,如臨時性 (具有明顯的起止時間節點)、目標性 (為實現某種產品、服務或成果) [1] 。同時由于此類項目通常涉及國家戰略任務等,內容較多、規模較大、經費較多、周期較長,多以開展技術成熟度較低的研究內容為主,因此知識創新性很強,研究難度大。
科技計劃項目在其生命周期中,通常有比較明顯的階段劃分。從管理內容和關鍵決策點的角度,科技計劃項目的全生命周期可分為立項、實施、結題驗收和成果轉化 4 個階段[2] 。由于具有上述特點,科技計劃項目在全生命周期實施管理過程中的不可預測性和風險性都高于常規意義上的項目。例如,由于項目經費較多,申報單位在立項階段積極性十分高,積極爭取承擔項目; 但立項后因為規模大、創新性強,實施管理復雜,存在過程不規范、不合理的問題; 同時急于通過驗收,只追求眼前成果,不關注后續成效,最終導致 “重立項、輕管理、轉化弱”的現象。
2 基于流程的科技計劃項目管理系統設計原則
根據 ISO9000 的定義,流程是 “一組將輸入轉化為輸出的相互關聯或者相互作用的活動”。流程是為了特定的目標,通過一系列活動,將特定的輸入轉化為輸出。因此,針對項目管理瓶頸,結合流程的特點,確定科技計劃項目管理系統設計原則如下:
(1) 強化 “項目制”管理,弱化行政組織干擾。圍繞項目實施過程中各環節,設定不同人員的角色、職責和審批等流程。特別是對于關鍵決策點,以項目制審批代替行政審批,削減行政辦公色彩,重構管理程序,充分發揮項目經理、系統工程師等項目角色的職責和權力。
(2) 注重全生命周期管理,特別是過程和收尾的管控。一方面,保持對立項階段的重視,積極開拓維持新技術研究領域; 另一方面,加強對實施過程的管控,采取 WBS 分解、PDCA 循環等方法,加強進度節點管控,注重過程評估。同時關注項
免責聲明:
1、項目管理信息化網發布的所有資訊與文章是出于為業界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瀏覽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本站部分內容轉載于其他網站和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或原發布媒體所有。如文章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本站,我們將在兩個工作日內進行刪除或修改處理。敬請諒解!
-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