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介紹科技管理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 建設科技項目管理系統的必要性。
關鍵詞 : 科技項目 項目管理 信息系統
1前言
隨著企業科技投入的逐年提高,科技項目數量也越來越多,科技管理難度越來越高,主要有)監督項目進度、資金狀況監督效果不好;鑒定驗收匯總資料耗費時間;人工統計工作量極大,數據準確性難以保證;歷年項目查閱效率較低等問題。因此,開發一個集科技項目申報、過程管理、驗收管理、獎項申報、成果展示、項目后評估、論文征集、等方面工作的科技項目管理系統,對于提高企業科技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2系統建設目的
1)形成企業層面統一的科技管理平臺,統一和集中項目管理相關的資料和信息,降低項目管理過程中的差錯率。在二級單位層面也可開發二級系統,實現項目的精細化管理。
2)通過系統建設,提高企業科技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利用信息技術規范和統一科技項目管理的基本內容與要求,積極引導項目管理逐步從“經驗式”向“規范化”過渡,同時為企業創先、信息化工作上臺階提供有效支撐。
3)實現科技信息的共享。
4)實現項目的全過程管理,通過系統的建設,企業層面實現科技項目申報、過程管理、鑒定驗收、后評估、知識產權等工作的全過程管理;二級單位可規范項目管理工作,細化各項目的全過程管理。
5)通過系統的建立,可以在日常的工作和管理過程中積累一些項目,提高申報項目內容的豐富性和新穎性。同時,也可對科技項目成果形成很好的積累。
6)促進項目管理的流程化、標準化,提高項目管理效率、優化項目管理模式,通過信息系統的建設,在保證項目管理數據完善的前提下,幫助企業完成數據整理,生成科技項目管理相應報表,從而提高項目管理的效率,有助于優化項目管理的模式。
7)完善報表統計,為決策提供依據,提供資金分布圖、項目(單位)進度統計、財務資金完成情況等報表統計,為領導的決策提供依據;歷年科技計劃申報、科技進步獎申報、獲獎成果展示、已授權知識產權等內容,為各單位提供參考。
3系統結構設計
3.1系統建設原則
1)可擴展性:可插拔式總線結構設計;基于靈活的系統平臺,可以方便的維護、升級、擴展新功能;組件化設計,所有功能均作為插件集成在系統平臺中;支持單點登陸;可與其他應用系統集成(如:人事系統),共用現有基礎數據源;可與第三方系統集成(能支持XML描述接口)。
2)可靠性:成熟的技術構架;完善的備份功能;可追尋的日志管理;可靠的業務邏輯和系統架構;完善的報表支持。
3)安全性多角度用戶身份認證(能支持單點登錄);數據加密后在網絡中傳輸(通過SSL協議);數據加密后進行存儲(數據庫、文件)。權限管理:權限元素、角色、橫/縱向權限、授權、賦權。
3.2網絡環境
系統以B/S的網絡結構作為運行模式,并采用TCP/IP作為傳輸協議,因此可支持采用TCP/IP協議技術的各種網絡運行環境,比如快速以太網、千兆以太網、FDDI、ATM等主流技術。
系統建設時,公司網絡中心到滇東、滇北、滇南都有155MATM連接,到滇西、滇中使用E3的同軸電纜連接,與在昆部分單位采用自有的光纖專用網絡連接,與各州市二級單位的局域網多采用光纖通信連接。公司網絡與Internet接口安裝有高性能的防火墻設備,內部網絡具有很高的安全性,所以內部網絡安全可暫時不考慮。
系統網絡通信將以企業內部廣域網為基礎,無須額外投資系統網絡拓撲結構如下圖:
圖1系統網絡拓撲結構圖
3.3系統硬件結構
系統采用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B/S結構模式進行構建,并采用目前先進的開發工具VisualStudio1net進行開發,便于應用在公司系統內部網乃至Internet上大區域分布。
圖2系統邏輯結構圖
服務器的性能影響著整個系統的性能,在成本允許的范圍內,建議系統中心服務器采用單處理器的PC服務器來統一實現數據庫服務和Web服務功能。由于公司內部的計算機普及程度已經非常高,本系統可以不單獨購置客戶機,而使用集團內部現有的計算機資源,任何一臺能與中心服務器相連的計算機都能夠作為客戶機使用。
3.4操作系統
系統基于1NET平臺進行開發,因此可以部署在安裝了1NETFramework組件的WindowsNT/2000/2003等各種Windows操作系統上。
3.5數據庫平臺
數據庫平臺為SQLServer2000。SQLServer2000是一個功能完備的數據庫管理系統,它包括支持開發的引擎、標準的SQL語言、擴展的特性(如復制、OLAP、分析)等功能。SQLServer2000簡化了管理、優化工作,并且具有迅速、成功的部署在線商務應用程序所需的可靠性和伸縮性。另外,SQLServer2000除了具有擴展性,可靠性以外,還具有可以迅速開發新的因特網系統的功能。尤其是它可以直接存貯XML數據,具有可以將搜索結果以XML格式輸出等特點,有利于構建了異構系統的互操作性,奠定了面向互聯網的企業應用和服務的基石。這些特點在1NET戰略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3.6系統軟件平臺方案
系統在架構上分為顯示層、邏輯層和數據層三層。其中顯示層主要是面向用戶的各種功能需求提供的人機接口;邏輯層也是系統的核心部分,負責處理業務應用層提出的各種需求;數據層是整個系統的基礎,主要負責提供整個系統所需的數據。
4結束語
系統投入使用至今,共有648個科技項目納入系統管理,提高了科技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下一步,將繼續補充專家庫、歷史科技項目、專利等基礎數據,將系統與科技項目管理實際情況更好地結合,不斷完善系統功能,同時要制定相應的管理規定,加強系統的使用。 (本文2010年發表于《云南電力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