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準投資的電網項目數字化審計實踐
2021-01-27
來源:《中國信息化》作者: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 國網宜昌供電公司 陳識 李慶云 劉杰 鄧燁
分析“事中監測”→“投資計劃完成情況”指標時,審計人員利用分析四大類費用占比偏差分析模型,通過ERP業務審計系統-項目審計→項目成本四大類費用查詢功能點,采取類似項目對比分析法,確定項目實施的不同區域、同時期、同類型費用,計算四大類型費用占比,通過對同類型項目大數據的偏差分析,確定四大費用占比異常的項目以及距離平均水平的偏移度,確定重點風險目標。
審計人員利用利用設計變更種類趨勢分析模型,通過基建管控和配網實時管控等業務系統,導出設計變更原始資料,對其設計變更原因要素進行智能掃描分析,將設計變更產生原因分為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兩大類,分年度進行重要系數排序,分析出近幾年設計變更主要原因和變化趨勢。同時,審計人員引入兩個輔助指標,一是設計變更相對變化率,主要反映設計變更量的相對值,二是設計變更費用的變化率,主要反映設計變更對費用的影響程度,對改進設計、提升工程質量意義重大。
三、基于精準投資的電網項目數字化審計成效
(一)拓展審計服務領域
湖北電力聚焦政府十三五規劃的重點投資領域,保證審計力量與投資任務之間的矛盾最小化,實現投資過程“五精準”:以問題為導向確定優質目標網架、從數據層面提升項目方案精度、強調閉環管理并加強流程管控、提升項目報告的可靠性和相關性、嚴格考核項目準確率及項目可研完成率,切實提升投資審計質量和效果。隨著基于精準投資的電網項目數字化審計實施,湖北電力可實現與公司相關信息系統的數據集成和業務集成,提高審計工作的規范性及準確性,較傳統手段開展的管理審計和事后審計,拓展了審計服務的領域,在實踐的過程中實現了大數據審計的精準、高效、全覆蓋等目標,為企業提供決策、計劃、控制與經營業績評估的全方位和系統化管理平臺。
(二)提升電網投資效果
電網建設面臨內外部環境多重挑戰。一是公司近年投資能力受限,政府對電網企業采用“先算價格、再投資”的事前監管,對投資規模提出了限額。二是部分項目前期工作深度不夠,大拆大建的慣性思維導致投資效率不高,因此提高投資精準性顯得尤為迫切。數字化審計可通過對投資項目審應從資金來源和資金使用兩個方面組織進行監督,查看資金來源的真實性;對資金全流程進行跟蹤,保證投資使用成本的合理性;對項目實施前與實施后運行狀態指標的變化程度,核實投資的精準性。湖北電力利用數字化審計,統籌電網發展的規模、速度、質量和效益,從過去的重“速度、規模”向重“質量、效益”轉變,助力公司穩健經營、電網均衡協調發展。
(三)促成戰略目標達成
結合動態環境的發展需求,湖北電力建立適應環境要求和企業戰略目標的投資審計新模式,將可能影響組織戰略目標實現的事項鎖定為審計重點,發揮戰略實施過程中的協調作用,通過檢查戰略決策的執行情況,評估戰略執行過程中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查找戰略執行中存在的問題,以供戰略決策者使用。通過基于電網項目的數字化審計實踐,工程項目投資數量、投資額、具體效益、審計費用、投入產出比均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實現了對電網建設項目的科學評價,先后推出了深度審計管理政策、整合投資管理政策,提高電網投資策略制定工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為保證電網投資效率,促進公司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目標的達成,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免責聲明:
1、項目管理信息化網發布的所有資訊與文章是出于為業界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瀏覽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本站部分內容轉載于其他網站和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或原發布媒體所有。如文章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本站,我們將在兩個工作日內進行刪除或修改處理。敬請諒解!
-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