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管理數字化優秀案例展示︱面向“服務”的項目數字化標準管理體系實踐
2022-04-11
來源:中交二公局
為公司數字化轉型摸索一條全新道路。
全套機械化施工為項目提質增效
文章前面描述如何搭建一支專業化的數字化研發運維團隊實踐經驗,而團隊的價值體現,筆者認為不僅僅是做產品,也不僅是提供服務,而是要將團隊、產品、服務三者相互結合,打造一套可以沉淀積累傳承的數字化建設標準文檔,將其深度融入公司的主營業務標準化手冊中,通過數字化體系規范標準化文檔的執行效果。
隧道公司預控管理中心在搭建數字化核心研發團隊,做產品,提供服務的同時,致力于打造一套公司隧道施工數字標準化手冊,簡化數字化應用的落地難度,將數字化與施工標準化手冊融合,建立公司數字化轉型方向的生態系統及傳承文化。
打造“產品”與“服務”一體數字化建設標準文檔
筆者在推進項目數字化應用實施的十多年工作經驗中,接觸過的一些系統,其建設的核心思想大多以管控項目為主要目的,在系統中賦予了豐富的監管功能,系統設計“完美”、復雜,框架重,細節多,覆蓋到了項目成本、質量、安全、進度等方方面面,貫徹了由上而下各種管理思路,欲達垂直管理之效。但這類應用,往往執行效果不佳、執行代價高,其真正能給項目解決實際問題的功能很少,給項目造成了極大負擔。與此同時,通過行政手段強行下派,不僅加劇了項目與公司的不信任,也變相植入了很多隱藏在系統背后的管理漏洞,僅僅剩下了程序正確,難以達成建設系統當初既定的管理目標,最終變成了上下層管理界面之間的枷鎖。
諸如上述的系統在項目落地之后,運維困難,系統的服務保障難以到位,最終栽倒在最后一公里,而這也大大影響了信息化工作者的心態,使其日漸消極。經過多年筆者回頭反思,深究其因,系統建設之初沒有以“服務”為核心思想,從而導致整個數字化應用建設到最后的運維落地,陷入了一種特殊的囚徒困境,大家都在比誰的系統“說出來”更高大上,更漂亮,而沒有關注系統使用者本身的意見,在系統中不自覺埋下了很多隱患。
數字化全面應用構想與展望
通過在隧道公司數字化實踐過程中形成的產品與服務及以筆者與行業各先進單位對標,交流學習的感受,這種模式存在著可見的適用性,以及值得全面推廣的實踐意義。
如果從局層面出發,應站在更高的管理層面為公司及項目統一框架,統籌建設數字化應用,通過集約化、標準化的方式,大幅降低自動化系統的實施成本,通過各個項目之間的借鑒,逐步優化,提高應用效果,編制數字標準化文檔。
建立一套數字化、自動化研發運維體系,打造產品與服務相結合的數字化運營標準,施工業務自主產權專屬的智能化、自動化產品,將固化的數字化產品服務與局現場施工標準化手冊進行深度集成,通過數字化來輔助標準化實施,逐步搭建出專有的生產指揮與成本管控自動化智能化平臺。推動現場施工的數字化改造,提升產品與服務質量、迭代優化數字化服務運維水平,打造具有中交二公局的差異化、現場化、智能化的數字產品與服務,實現施工現場全要素、全過程自動感知,實時分析和自適應優化決策,對提高生產質量、效率和管理水平,賦能企業提質增效具有極其深遠的實際意義。(隧道公司信息化管理部經理 李家宏)
免責聲明:
1、項目管理信息化網發布的所有資訊與文章是出于為業界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瀏覽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本站部分內容轉載于其他網站和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或原發布媒體所有。如文章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本站,我們將在兩個工作日內進行刪除或修改處理。敬請諒解!
-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