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防護體系,增強對系統突發事件的響應能力。強化系統管理人員業務水平,保障系統平穩運行。
3.2 新系統建設過程中要注重對原有業務系統的整合
設計建設新系統要充分利用現有系統資源,盡量避免系統重復建設。為此在系統建設過程中要注重與原有系統間的整合復用,例如項目申請基本信息的采集可直接調取原有系統中的數據,為不同類別的項目建設統一的信息采集模塊,僅對各類項目的特殊信息進行增量開發,簡化系統開發難度,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簡化科技管理操作流程化,實現科技信息數據資源的共享,充分利用現有科技資源為科研人員和社會公眾提供個性化便捷化服務。通過建立科技項目全流程在線管理,可以極大簡化科技管理部門工作業務流程,從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3.3 統籌規劃實現不同系統間的信息共享
在信息化建設中,加強不同層級間信息整合,可有效加強各信息系統的關聯性。例如將科技人才信息與成果信息、項目執行情況相對應,通過成果信息、項目完成狀況綜合的評價科技人才。通過不同層級、不同系統間的信息整合,連接信息孤島,形成完整互聯的信息系統,進一步為科技政策分析與決策提供有力支持。
3.4 改進管理工作增強管理透明度
科技項目管理是由管理人員對科技項目進行監督評價的過程。通過增強項目管理系統信息化程度,將項目申報、執行情況及時向科研人員公開,增強管理過程的透明度。研究人員也可通過系統查詢檢索功能及時查詢想要了解的信息。特別是對科技項目立項情況和經費的撥付情況及時向社會公開,有利于強化社會公眾監督,保障科技項目實施公平公正。
3.5 利用大數據分析等方式為科技政策制定提供輔助
將原本分散的科技項目信息、科技人才信息、科技成果信息等各類科技信息資源進行高效整合,有利于對科技信息資源進行進一步挖掘、分析,將滿足項目管理、科技企業、研究人員等科技項目管理信息系統用戶的多樣性需求,充分發揮數據挖掘、大數據技術在科技項目政策制定過程中的輔助作用。科技項目的執行效果需要待相關科技成果投入市場后才能體現,為科技項目成果提供推廣宣傳等信息服務有利于科技成果向市場轉化。通過科技成果市場追蹤機制,實時收集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數據,并通過大數據分析科技項目執行情況,進而對科技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學依據。
3.6 建立誠信監督與風險警示制度
進一步加強科研信用體系建設,構筑誠實守信的科研創新環境氛圍,引入項目信用管理機制,開發項目信用管理系統。及時對科技項目完成情況進行分析,建立統一的失信行為數據庫。信用管理系統根據責任主體年度檢查報告或結題報告填寫情況,判定責任主體是否存在失信行為記錄。并且將科技計劃指南編制與發布、項目申報、項目受理、立項評審、項目過程管理、結題驗收、資金管理均納入信用管理。對于存在失信行為的項目單位及時進行風險預警,對項目實施過程實時監督,實時掌握科技項目的執行情況。通過不同項目管理系統間的失信行為數據庫共享,讓失信行為人在各系統中均受到限制,健全誠信監督制度,增強科技項目誠信管理。
3.7 實現科技項目相似度自動化對比檢測功能
科技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可充分利用科技項目數據、論文專利發表數據構建文本相似性比對數據庫。設計相似度分析模型,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對科技項目申報材料進行相似度計算,計算出申報材料的相似度比率,并詳細列出相似的具體內容,供項目管理人員參考。進一步可將科技項目數據庫與其他第三方數據庫互聯,通過交叉對比提高相似性比對的準確性。
4 結束語
科技項目管理信息化是科技項目管理的重要方式,我國通過各科技項目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實現了科技項目從申報到結題的網絡信息化流程。信息化系統的應用提高了項目管理水平,加強了項目執行監控。科技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建設過程中進一步整合不同層級間信息,促進科技項目管理的公開透明,提升科技項目管理工作水平,將對增強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王長峰,王化蘭.基于現代項目管理理論的重大科技項目管理模式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4,25(2):74-77.
[2]紀軍,黃朝英.國內外科技項目管理對比研究[J].創新科技,2017,(1):66-68.
[3]何堅,林丹榮.信息化技術在科研項目管理中的應用[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 2019,563(01):159-160.
[4]王少軍.面向創新服務的科技項目管理系統構建[J].信息化建設,2017,(1):63-64.
[5]洪源清.我國科技計劃項目檔案信息化建設現狀分析與發展思考[J].卷宗,2017,(22).
[6]楊海燕,韓非,李磊.陜西省科技計劃項目管理研究[J].國科技資源導刊,2018,(5):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