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愛生:項目管理信息化的四大融合路徑
2019-12-02
來源: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首先解決的是將項目部的基礎管理數據實時采集匯總到企業總部管理后臺的問題,將企業級的項目管理信息化系統與數字工地信息采集打通融合。
目前,利用越來越成熟的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手段,通過一系列的前端智能信息采集設備可以實現項目部智能勞務管理、智能物資管理、智能設備管理、智能印控管理等管理應用。其中,智能勞務管理能實現勞務實名制管理、移動綜合交底、平安勞務、智慧派工、勞務工評價和績效管理;智能物資管理通過供應商門戶網上采購、移動收發料、智能地磅等智能管理手段,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材料管控;智能設備管理能實現設備工作狀態分析、工作量自動統計、油耗自動管理等工作,解決以往工地設備成本管控中的老大難問題;智能印控以“互聯網+ 智能硬件”的方式,實現企業用章的事前、事中一體化管控。以上數字工地產品和解決方案,實現了工地現場人、材、機等經濟成本管理的數字化,與企業總部用工、物資、設備、合同、資金、稅務等經濟業務管理融合,實現項目部、分公司、企業總部與經濟成本業務的高度協同。
此外,通過智能安全帽、現場移動巡檢,進度管理,環境監測、工地可視化等新技術的應用還可實現項目部前端進度及工、法、環等施工現場生產業務管理的數字化,與企業進度、產值、質量、安全等生產業務管理融合,實現項目部、分公司、企業總部與生產業務的高度協同。
融合路徑之二:業稅財一體化融合
當前建筑企業的信息化建設中,存在著業務數據與財務數據不同步,進度、收入、成本數據不同步和口徑不一致等問題。各個職能部門之間橫向管理的信息孤島現象嚴重,導致數據失真、信息滯后、管理粗放,無法支撐企業大數據精準決策分析。
業稅財一體化的信息化建設,以合同管理為源頭,業務驅動財務,實現業稅財一體聯動。通過統一業務收入科目、成本科目與財務核算會計科目口徑,實現業務產值進度管理,過程收入和成本管理,稅務發票開具、收取與財務核算成本及資金收支的貫通。構建業務(項目管理)、稅務、資金及財務的一體化協同管理,從而實現建筑企業經營收入、成本費用、生產進度的實時聯動管理,為企業決策提供大數據支撐。實現業務收支成本分析、稅務申報、財務賬本之間不同企業管理指標同口徑多算對比分析,使數據精準,管理精細,防范企業成本管理風險。(見圖1)

圖1 業稅財一體融合邏輯關系圖
融合路徑之三:項目管理與BIM/CIM 融合
企業級項目管理的管理對象是企業經營范圍內的所有項目,需要掌握統盤數據信息實現多項目的協同管理和資源調配。基于BIM 的管理模式是創建信息、管理信息、共享信息的數字化方式,是促進項目管理模式轉型升級的利器。工程基礎數據如量、價等數據在BIM 模式中準確、透明、共享,便于實現全過程對項目資金風險和盈利目標的控制;BIM數據模型還能保證各項目的數據動態調整、方便統計,可追溯相關的現金流和資金狀況;BIM 數據模型的形象進度可為領導充分調配資源進行決策創造條件。可以說,基于BIM 的項目管理最大程度上整合了建設項目的資源,項目管理人員在項目實施階段不但可以有效組織、精確協調,減少錯誤和返工風險,控制施工成本,并能更好地完成對建設項目精細化管控的目標,順利完成建設任務。
項目管理系統與BIM 兩者融合可以實現項目信息從源頭管控,可以有效提升企業和項目
免責聲明:
1、項目管理信息化網發布的所有資訊與文章是出于為業界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瀏覽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本站部分內容轉載于其他網站和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或原發布媒體所有。如文章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本站,我們將在兩個工作日內進行刪除或修改處理。敬請諒解!
-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