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能源結構調整、精準扶貧政策、補貼退坡機制等因素驅動,光伏、風電裝機總量持續爆發式增長,電力新能源總承包項目已經成為電力勘測設計行業主營業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由于現行項目管理軟件是針對傳統能源建設項目逐步發展而來,針對短平快的新能源項目并不適用。本文在完善電力新能源總承包項目管理平臺基礎上,探索實現項目管理上的規范化、流程化、信息處理及業務處理的自動化,同時實現項目信息的共享機制,提高工作效率,借此從整體上提高對項目的精細化管理能力,并為以后的項目管理提供經驗。
一、電力新能源總承包項目管理的基本情況
通過對各項目的調研和分析,新能源項目的管理要點和需求呈現如下特點:
(一)工期緊、任務重
受光伏、風電項目的技術特點所決定,其建設周期相較傳統水電、火電要短。以光伏項目為例,從開工到并網基本4~6個月就可以完成。從前期立項到后期收尾,整個管理過程中任務非常緊湊,管理及工序接口間工期冗余度低。
(二)技術專業少、作業面廣
新能源項目所涉及專業相對較少,工藝相對簡單,但因功率原因其占地面積相對較大。以20兆瓦地面光伏電站為例,其所需面積約700畝左右。因地形差異原因各區域的施工方案不盡相同,這樣作業面開展起來的難度增大。
(三)施工機械設備多、安全質量風險高
新能源項目施工的一大特點是依靠機械設備快速完成,比如光伏支架基礎的管樁施工、支架及電氣設備吊裝、電纜長距敷設等。為保證進度就需要大量的施工機械設備及特種作業人員,這樣施工所面臨安全及質量風險會加大,對項目管理團隊的能力和精力無疑是一種挑戰。
(四)現有信息化應用條件差
限于同期項目多、節奏快、作業面大、地處偏遠,項目管理團隊可用資源有限。在這種條件下傳統復雜的項目管理系統與項目實際執行的工作內容和人員無法完全契合。以某國際通用項目管理系統為例,系統的部署、培訓、應用需要大量人工時,其提供的環境不能全面覆蓋新能源項目信息化需求,實際應用取得的效果并不好,系統應用的進度遠遠落后項目進度。而如果項目脫離系統又常因人為原因造成管理缺失,因此需要搭建基于短周期多項目的管理平臺。
二、新能源總承包項目管理平臺建設的原則和策略
通過各項目需求調研,綜合現有條件,確定了“靈活開放、便捷實用、安全可靠、循序漸進”的建設原則,以現行成熟技術手段及與其他建成系統平臺互通為策略,搭建包含招投標、合同、設計、采購、建設、收尾等內容全方位的一體化總承包項目管理平臺。
三、新能源總承包項目管理平臺的主要功能
通過分層結構建立多項目集成管理和單項目信息管理系統,并與其他應用系統互通,實現信息收集、狀態監控、流程分發、輔助決策的分層分對象應用。基本結構圖如圖1。
(一)多項目管理
基于多個項目同時開展,便于上級單位及職能部門矩陣式管理需求,平臺確定了多項目管理平臺和單項目管理系統同步建設的策略。多項目管理平臺特點如下:
1.合理的進度監控:基于馬氏鏈擇優原理的項目進度、資源動態集中顯示,用于項目所屬事業部決策項目優先級及資源配置。各項目進度情況如圖2。
2.核心經營數據監控:計劃及實際收付費情況記錄,輔助財務部門安排資金計劃,服務于公司整體經營決策。
3.矩陣式HSE管理:基于加強項目HSE管理的力度、多項目HSE矩陣式管理、打通集團-公司-項目部三級HSE上傳下達信息通道、使HSE的管理邊界跨出項目范圍、實現HSE實時全面管理的需求。構建了與公司職能部門設置及項目部機構構成匹配,公司級及項目級HSE協同管理的管理模塊。其下設隱患、工時安全統計等內容。其中隱患可由提出人定向分發,未關閉前突出顯示。
4.文檔管理:為保證文檔質量、工程進度與文檔進度匹配、多項目信息文檔矩陣式管理,平臺設計了文檔統計監控及現場支援服務申請等功能。
(二)單項目管理系統
基于項目經理責任制,由項目經理牽頭負責本項目的信息管理和使用。單項目系統包含10個模塊。各模塊內容設置依據標準項目部組織機構構成,模塊內容相對獨立,部分信息互聯互通。
1.項目動態
為項目重要信息的集中展示點,包含項目里程碑節點、重要工序、主要設備到貨等動態信息發布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