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航道工程項目管理系統
2020-07-15
來源:《建材與裝飾》作者:蘇州市航道管理處 顧春元
摘要: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網絡的普及,傳統的工程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航道工程項目的建設與發展,要想使工程項目的管理水平有一個質的飛躍,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必須建立與社會環境相適應的現代化的管理體制,使管理信息化在建設過程中成熟運用,從而帶動工程管理的規范化,工作效率的提高,最終使整個工程建設效益最大化。因此建立信息化的項目管理系統是促進工程建設高效、規范的必要條件。
關鍵詞:信息化;項目管理;工程建設;項目管理系統
前言
本章將對論文研究的背景、研究課題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義進行闡述,本文將以蘇申內港線(瓜涇口至青陽港段)航道整治工程項目管理系統為例,探討航道工程的項目管理系統。
1航道工程建設管理
1.1現狀
航道工程建設屬于大型建設項目,建設過程中具有造價高、投資大、質量要求高,建設周期長、參與建設的單位多等特點,并要對工程項目進行全面管理、有效控制,達到提高工程質量、降低工程造價、加快工程進度,確保安全文明施工,從而創精品工程的戰略目標。如何有效的管理項目、讓工程效益最大化已經是擺在建設單位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1.2傳統航道工程管理模式
傳統的航道工程信息管理是以紙為載體,需要將工程建設中產生的文件報送至各部門進行處理,空間上的傳遞導致時間上的浪費,文件處理層次多、效率低,并產生不必要的交通費,且極易因信息溝通交流的不及時造成工程文件處理滯后,引起施工工期的延誤,甚至造成安全事故。
工程建設過程中各單位、各部門之間也因各自工作的相對獨立,同一單位的一個部門想要調用另一部門的資料也會因資料的龐雜,找起來費時費力,無法實現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與交流,給工程資料處理造成麻煩。這些都說明了傳統的航道工程建設管理模式已經不適用于當前的發展及管理。
1.3項目管理系統的形成的原因及形成的必要性
基于航道工程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傳統的管理模式進行變革已經是時代發展的趨勢,通過信息化手段提高投資項目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不失為一個有效的途徑。
作為項目的建設單位,必須采用先進的項目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利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等手段,建立起一個信息集成、資源共享、功能強大的航道工程項目管理系統,以此來提高建設項目整體管理水平和監控能力,為建設單位提供準確而及時的信息,消除建設管理中的廉政隱患點,打造廉潔工程。建設項目管理信息化的實施過程,實際上是以信息化系統作為載體,以破解航道建設各級管理單位在項目建設工作中的管理瓶頸,優化管理流程。
航道工程項目管理系統就是運用信息化手段加強工程建設管理,它不但確保了原有管理流程的規范化,而且使航道建設的管理行為控制變為程序控制,變事后督察為事前和事中全過程督察,變靜態管理為動態及時管理。
2航道工程項目管理系統
2.1探討蘇申內港線航道整治工程項目管理系統
項目概況:蘇申內港線航道又稱吳淞江,屬太湖流域水系,位于太湖東部,是江蘇省及長江三角洲重要的干線航道,是溝通長江、太湖水網與京杭大運河的一條重要的省際航道。
蘇申內港線(瓜涇口至青陽港段)航道整治工程整治起點為蘇州吳江區瓜涇口(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終點為申張線青陽港,按照三級航道標準建設,設計最大船舶等級為1000T級;航道最小底寬45m,最小口寬70m,航
免責聲明:
1、項目管理信息化網發布的所有資訊與文章是出于為業界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瀏覽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本站部分內容轉載于其他網站和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或原發布媒體所有。如文章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本站,我們將在兩個工作日內進行刪除或修改處理。敬請諒解!
-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