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識管理的高校科研項目管理信息系統設計
2019-12-04
來源:《黑龍江畜牧獸醫》
摘要:筆者分析了知識管理與高校科研項目管理的關系,對知識管理在科研項目管理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利用知識管理的理念,結合知識管理信息系統、數據挖掘分析技術、云計算技術設計了基于知識管理的高校科研項目管理系統架構模型,建立了以知識管理為基礎,個人知識管理和組織知識管理相結合,實現高校間科研資源整合、協同共享、以服務功能為主的新型高校科研項目管理系統。
關鍵詞:知識管理;高校;科研項目管理;資源整合;協同共享
在以知識為基礎的今天,知識管理逐漸引起人們重視,并在各類組織中被成功應用。高校科學研究工作正是創造知識、發展知識、傳承知識的重要途徑,科研管理是各高校非常重要的一項管理工作。目前國內仍然有部分高校在科研項目管理中僅僅通過Office辦公軟件來實現,大量的科研信息數據需要人工處理,數據的更新往往比較滯后,高校科研管理部門及上級主管部門很難及時、動態地掌握最新的科研信息,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科研決策的科學性。也有很多高校有自己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統,但在科研管理系統的建設中普遍偏重于科研申報、評審、結題、科研項目信息匯總等數據管理上,在將數據轉換為有效的知識及知識的共享等方面比較欠缺。此外絕大部分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統主要在學校內部使用,無法實現跨校之間的信息共享。由于各高校之間在科研信息方面無法有效共享,致使科研工作者有大量重復性的研究,形成資源浪費。
“基于云計算的科研管理綜合配套管理系統”項目組(以下簡稱本項目組)以知識管理理念為基礎,結合知識管理信息系統、數據挖掘分析技術、云計算技術設計了高校科研項目管理信息系統,該系統實現了科研工作者個人、學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門之間的有效銜接,實現了知識共享,具有較強的服務功能。該系統于2013年開始在四川省教育廳科研項目管理工作中投入使用,部分功能已經在四川省107所高校的四川省教育廳2013、2014、2015年科研項目申報、評審中成功使用,取得較好的效果。
筆者旨在通過分析知識管理在科研管理信息系統中的具體應用,以促進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知識共享及學習型組織的構建。
1知識管理與科研管理的關系
巴恩斯在《知識管理系統:理論與實務》一書中指出知識管理指的就是一個系統地、有組織地對信息處理予以規定的過程,應用該過程可以對某些員工的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進行獲取、組織和交流。之后,其他員工就可以使用這些知識來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使其更具生產力。
高校的科研項目管理是對高校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活動進行綜合管理的信息系統,一般來說是從科研項目申請、立項論證(含專家評審)、組織實施、檢查評估、驗收鑒定、成果申報到科技推廣和檔案入卷等業務進行全面、全過程的管理。科研項目管理實質上就是對各項科研信息進行系統處理的過程,是將科研人員的隱性知識轉化為顯性知識的過程,也是對知識進行獲取、儲存和共享的過程。
2基于知識管理的高校科研項目管理系統設計
2.1系統設計理念基礎
傳統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統側重于管理者對科研人員的科研活動進行審批、監督和控制以及對科研人員信息、科研經費、科研項目種類、成果等各種數據的匯總。基本上是屬于一種靜態的管理、缺乏高校之間的信息共享和溝通、缺乏專家數據庫的建立,沒有有效地將個人知識轉化為組織知識,管理理念無法應對知識經濟社會的變化。因此,設計一個以服務為主,能有效地將一系列數據、信息轉化為知識,并讓知識能夠有效流動、共享,能促進組織和個人不斷創新和進步的高校科研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就顯得尤為必要。國內也有不少學者對此進行了研究,安紅高[1]認為以實施知識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對現有科研系統進行改造是非常必要和及時的;時樹奎[2]分析了知識管理和高校科研項目管理的關系,提出了高校科研項目實施的一些策略;陳淑媛[3]從培養知識管理理念、優化知識管理結構、促進知識流轉共享和構建知識管理應用平臺等對高校科研課題檔案的管理進行了研究。
基于知識管理的新型科研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強調科研管理的過程性和動態性、知識的流動性和共享性,從而提升科研工作者和組織的創新性和競爭力。
2.2系統整體結構
該系統總體上采用B/S(Browser/Server,瀏覽
免責聲明:
1、項目管理信息化網發布的所有資訊與文章是出于為業界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瀏覽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本站部分內容轉載于其他網站和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或原發布媒體所有。如文章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本站,我們將在兩個工作日內進行刪除或修改處理。敬請諒解!
-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