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行業科研項目管理信息化研究
2019-11-22
來源:《中國管理信息化》作者: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 張哲
[摘要]回顧了核行業科研項目管理及其信息化發展概況,著重分析了核科研項目管理區別于一般項目管理的內容、特征及信息化建設關鍵點,在此基礎上設計了核行業科研項目管理總體框架,并對其分層結構進行了詳細描述。
[關鍵詞]核行業;科研工作;項目管理;信息化
1概述
項目管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期發展起來的重大新管理技術之一,目前已被公認為一種有生命力并能實現復雜的管理目標的現代手段。20世紀80年代前,我國科研院所基本采用前蘇聯計劃經濟下的科研管理模式。改革開放后,逐漸嘗試引入了項目管理運作機制及ISO9000認證等。但總體上講,在科研課題管理方面仍未擺脫過于粗放的局面[1]。
我國核行業的發展經歷了一個較長的歷史階段,在核能研究、開發、生產等各個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由于核科研工作的高端性、先進性及知識密集性,使其成為核能領域極為重要的一環,更加有效、科學地實現核科研管理,是解除阻礙核科研高效發展瓶頸的主要途徑。目前,越來越多的核科研院所嘗試引入項目管理的概念及方法,以提高其課題管理水平。
2核科研項目管理內容及信息化建設重點
2.1一般科研項目管理內容
一般意義上,項目管理是指從項目立項到項目計劃、項目實施、項目監控、項目收尾、項目評估等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項目管理涉及的知識體系中包含九大管理領域,主體領域是范圍管理、時間管理、費用管理、質量管理,4個輔助領域為:人力資源管理、溝通管理、風險管理、采購管理,還有一項綜合管理即整體管理,也叫計劃管理[2]。
科研項目作為一類特殊項目,在項目的生命周期及項目管理內容方面有其自身的特點。科研項目管理包括項目申請、立項論證、組織實施、檢查評估、驗收鑒定、成果申報、科技推廣、檔案入卷的全程管理[3]。科研院所項目管理涉及領導層、管理層、課題負責人、科研專業人員以及外部專家或第三方機構,各類參與者在項目全生命周期中分別承擔不同的職責。
2.2核科研項目管理特征分析
核科研項目管理在管理領域基本框架之外,還應突出強調4個方面[3-4],如圖1所示。

圖1核科研項目管理特征圖
2.2.1創新管理
創新是對科研項目產出物的要求之一,這種創新既包括發現或發明獲得的成果,又包括成果的應用推廣。
2.2.2知識管理
科研項目的成果是知識產品,科研項目的群體是知識密集型人才,因此科研管理理念變革、科研研究過程、科研能力提升、以及科研產品管理都屬于知識管理的范疇。
2.2.3不確定性和風險管理
在科研項目管理過程中,由于研究過程及研究成果中存在著各種不確定性,導致科研項目管控難度很大,較一般工程管理而言在進度、成本、質量等方面具有更大的風險。
2.2.4安全保密管理
科研工作一般是行業中先進知識成果的密集領域,由于核行業本身的敏感性以及對安全的高度重視,決定了安全、保密管理在核科研項目管理領域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這一特征是核科研項目管理與一般科研項目管理的主要特征。
由于科研項目管理在知識領域的特殊性、不確定性和風險因素的增多、科研項目的可交付成果是知識產品以及核科研安全保密特殊要求等特征,導致一般項目管理的時間、費用、質量的管理目標,不能成功地控制和解決核行業基礎科研項目管理中由于技術和知識本身的變化帶來的新情況。因此,在進度、費用、技術創新、風險管理、安全保密等方面對核科研項目管理過程提出了不同于一般工程項目的更高要求。
免責聲明:
1、項目管理信息化網發布的所有資訊與文章是出于為業界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瀏覽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本站部分內容轉載于其他網站和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或原發布媒體所有。如文章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本站,我們將在兩個工作日內進行刪除或修改處理。敬請諒解!
-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