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如何為項目做“減法”——對話陜西建工九建公司西安浐灞自貿酒店項目經理李朝
2021-01-11
來源:本文發表在《中國建設信息化》作者:本刊編輯部
應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流程的簡化、業務驅動人員的主動性等,為實現項目降本增效而不斷進步,是我們共同的目標。
問:陜西建工九建公司在推進數字化技術過程中,遇到的主要阻礙有哪些?又是怎么解決的呢?
李朝 :在陜西建工九建公司的項目里,西安浐灞自貿國際酒店項目是數字化應用比較好的項目,但平心而論,無論是人的不接受或不習慣,還是技術的階段性缺陷或局限性,亦或是公司或項目的推廣進展,都是一直伴隨著數字化轉型的陣痛,需要不斷地克服困難。
在啟動初期到應用過程中,大家的抵觸心理還是非常大的,不過也可以理解,一個新事物的推進必然要經歷一個逐漸接受的過程。作為項目管理人員,面對這個問題,我往往采用換位思考的方式,去理解對方,解決他的問題。項目管理人員一天中的工作任務是很繁重的,一些數字化的產品操作對他們來說,是一種變相的新增任務,在傳統行為習慣沒有改變的時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們的工作量。
理解了抵觸心理的來源后,我們再考慮該如何解決,我主要建議從兩種思路上去引導 :
第一,從個人發展的角度,如何讓工長認為這就是他的本職工作很重要。數字化的智慧工地已經是國家和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以后的項目慢慢都會涉及,但是數字化的復合型人才仍存在較大的缺口。我常說,作為管理人員,這是學習新技術和新思想的好機會。你先入為主,別人還不會的時候你先學會了,別人沒有的能力你先具備了,當別人準備起步時你已經精通了,這是贏在了起跑線上。
第二,從技術實操的角度,如何讓軟件快捷有效地幫助實際工作很重要。抵觸心理的主要原因是工作量的增加,我們可以反向思考,是否可以從軟件實操上減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比如,每天的勞動力統計,如果能夠通過語音識別的方式填入,減少打字的時間,這也是一種提升。通過數字化的手段使原本的工作更便捷、快速、高效,這一點我們是共識的,數字化不是為了做加法,讓工地更具觀賞性,而是為了替代落后的工作方法并做減法,讓工地更智慧,讓員工主動愿意用。當然,這對建筑平臺服務商的研發要求和定制開發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我們要互幫互助,共同去克服困難。
除了以上提到的一些想法,我們也會采取制度化、公開化的獎懲措施,日常工作中對人員進行督促。智慧工地的建設是非常難的,我們的項目是陜西建工九建公司采用 BIM+ 智慧工地的第一個項目,我對管理班子的要求是,我們自己要非常懂數字化,不懂就去學習,管理人員一定要敢于思考、愿意鉆研,只有我們熟悉了才能知道該怎么帶動其他人。
管理團隊的要求相對更高,我們前面講的 BIM5D 也好,勞務實名制也好,都是數字化的一些手段,是為了讓項目獲得更準確的數據,這是第一步,拿到數據支撐后做什么,怎么管理?我們要采取數字化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與過去是很不同的。拿生產進度舉例,工程進度要求 7 天內必須干完一層,數據平臺統計每日勞動力和進展情況,但是 7 天沒有完成,9 天才完成,這是結果。我們管理團隊就要思考,是什么原因導致的這種結果,如果下一層也還是定 7天的目標,該增加勞動力呢?還是適當延長工時?還是該修改進度目標匹配勞動力?通過數據分析,做出的糾偏措施不能是拍腦袋拍出來的,而是有思考有目的的,允許試錯,這次做不好下次怎么能更好,技術在進步,管理人員的思想也要進步,這是我作為項目經理對管理團隊的要求和期望。
問 :您如何看待數字化應用的投入產出比?在企業信息化建設時,有哪些可行的思考和行動?
李朝 :我的直觀感覺,數字化應用的投入產出比也就是指它的價值,這要從兩個方面看。一方面,對企業和項目的長遠發展而言,智慧工地的建設對企業形象、知名度、品牌影響力的價值是不可或缺的,對管理水平、社會效益的提升有很大的助益。另一方面,對項目實際的降本增效是看得見的。我們搞工程的兩大難,進度和安全,通過應用智慧工地平臺,確實得到了有效控制和管理,對項目起到了正面作用,這是我們在日常工作中能明顯感受到的,但是如果你要具體統計節省了多少錢、多長工期,增加了什么效益,這要等到項目竣工后才能有統一答案。
拿進度來說,我認為,投入產出要這樣看。如果工
免責聲明:
1、項目管理信息化網發布的所有資訊與文章是出于為業界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瀏覽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本站部分內容轉載于其他網站和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或原發布媒體所有。如文章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本站,我們將在兩個工作日內進行刪除或修改處理。敬請諒解!
-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