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清單和結算清單,積累數據,最終實現精準報價,提高中標率及公司效益。設計、采購等模塊能夠完整記錄項目的各類變更,并在系統中隨時體現,便于費控專業的預控以及準確現金流的形成,其與設計、采購、文檔等模塊形成有機聯動,實現精細化管理。同時,通過各模塊的數據結合與對比,能夠及時發現項目存在的風險,防微杜漸。
(6)合同管理。根據公司業務類型,建立與業務匹配的合同模板及風險提示。合同貫穿項目前期合作、投標、合同簽署、合同執行和合同關閉5個階段,確保從始至終的合同理念傳遞;能夠提取項目執行過程中重要節點的確認函或文件,及時記錄各種變更依據,并提示潛在索賠痕跡的保留。實現全過程合同管理,規避項目執行風險。
(7)文檔管理。與供應商和承包商形成互動平臺,及時傳遞項目管控信息,并實時記錄,做到標準化、規范化,數據完整清晰,為項目的變更、結算奠定了良好基礎
(8)工時管理。按照人員崗位可以填報不同類型的工時,便于統計人員工效、成本費用以及部門間的人員結算,為公司資源運營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持,實現精細化管理。
其他常規模塊的內容不在此一一贅述。本次信息化建設共梳理30余類主數據,確定50多種數據編碼原則,定義70多種系統角色,對300多個事項進行角色授權和審批流定義,對公司的部門、崗位、職務、人員類別等進行重新梳理,創建預算科目、PBS架構、物料庫、各類檢查項清單;規范客戶及供應商庫;建立標準的工時分類、設計階段、項目類型、編號規則;一期總計形成27份模板,建立14個標準庫,應用120余張表格,設置近50處軟關聯節點;很好地解決了多項目操作時公司存在的問題,用管理推進信息化,以信息化支撐管理落地,以信息化促進管理提升。
另外,工業工程類項目建設的最大特點是變數比較多,如何讓信息化的管理適度地適應項目實際操作的要求,并成為項目管理的抓手,記錄項目的演變過程,提供關鍵節點數據;如何將先進的項目管理手段與信息化有機地結合并做到模塊間的軟關聯是這類項目信息化系統平臺建立的核心與關鍵。
4結語
企業全生命周期項目管理信息化平臺的一期建設已經完成,已完成歷史項目的數據測試,并進行了第一輪優化調整,目前正在進行在建項目的試運行,情況良好,基本實現了項目建立之初的標準化、規范化、平臺化、高效率、聚知識、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目標。
電子工業類EPC項目的全生命周期項目管理平臺信息化建設的特點總結如下:
(1)軟件選擇上需要能夠靈活配置,不可照搬標準化程度高的成熟系統,同時也要權衡開發的成本。
(2)業務部門牽頭,以業務價值鏈為主線,結合IT支持,做好整體規劃,不改初衷。
(3)公司需具備先進的、成熟的、完整的項目管理流程、標準、工具,并配備適應其業務運營的組織架構以支撐信息化的運行。
(4)確定好要實現的目標,不可大而全,實施人需要管理好客戶的需求,找準需求與開發的平衡點。
(5)要勇于打破所謂的常規,優化業務流程,做到簡潔易用,最大化發揮信息化系統的價值。
(6)具有工匠精神,堅持不懈,不斷完善,精益求精。
參考文獻
[1]哈羅德·科茲納.項目管理:計劃、進度和控制的系統方法[M].10版.楊愛華,王麗珍,洪宇,譯.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
[2]許存興,王大江,魏建中.基于ERP的企業信息化實施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4.
[3]拉普蘭特.CIO的智慧:企業信息化管理的最佳實踐[M].栗霞,宋藝,王玉玲,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許思琪(1975—),女,高級工程師,運營總監,研究方向:EPC工程總承包、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ERP等。
本文發表在《項目管理技術》作者:世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許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