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科學工程項目建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的必要性,分析科學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目標和功能特點,提出“分層分級、系統兼容”信息系統總體架構設計思路,從組織管理、系統結構的分層設計和系統架構、系統接口、規范標準的兼容設計等多個方面進行全面闡述,并以此形成較為科學和全面的項目管理信息系統的總體架構設計。
關鍵詞:科學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總體架構
0引言
科學工程項目管理要素眾多、管理接口復雜、管理幅度較大[1]。為了提升科學工程項目的管理效率,突出決策層、管理層在項目全過程中信息流全要素、全視角的可視化管控,規范管理操作,并降低研究人員的重復性工作強度,需要建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
科學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可定義為科學工程項目的頂層管理系統,通過以任務驅動各業務領域相關流程的方式,實現對科學工程的管理優化,并讓業務流程進行自動流轉。管理信息系統應以全項目實施流程為主線,按照工作分解結構(WBS)展開,統籌下一層級各子系統的需求和要求,再與項目管理要素融合[2],實現規劃、資源、質量、進度、經費、安全、保密等項目要素的一體化管控,并兼顧合同、溝通、績效和決策支持等管理領域,依據全周期計劃形成從階段規劃到年、月、周不同顆粒度的滾動計劃,具備一體化PDCA(計劃-實施-檢查-行動)管控能力,打造多領域、全過程、全視角、一體化的項目管控平臺,保證科學工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信息化管控覆蓋。
1總體建設目標分析
科學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應以需求分析報告為基礎[3],提出相關問題的解決方案,以滿足決策層、管理層全視角管控的需要,具有較好的科學性、規范性和可擴展性,作為信息系統實施的主要依據。通過分析,科學工程項目信息管理系統總體建設目標主要包含以下6個方面:
(1)分層分級,系統兼容。以任務驅動各業務領域相關流程的方式實現對項目可能涉及的設計管理、生產管理、檢測管理、裝校管理、實驗管理、仿真管理等領域進行系統化管理。
(2)統一規則,協同計劃。建立規范的工作分解結構(WBS)模板、交付物及項目主數據;多級計劃協同,全生命周期管理。
(3)規范流程,表單化管理。依據發布的體系文件將各級管理工作要求落地實施,規范項目的研制過程。
(4)透明監控,完善控制。監控計劃執行,管控目標偏離,支撐考核獎懲,強化風險管控。
(5)全面集成,深度融合。集成項目管理全要素,管理與工程信息化協同應用,最終建成項目管理門戶。
(6)經驗積累、知識沉淀。支撐項目經驗分享,積累項目管理數據,逐步提升項目管理成熟度。
2系統功能分析
科學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除了需滿足項目各要素管理的要求之外,還需具備一些總體性功能特點。結合科學工程的特點,該系統的具體功能可包括以下8個方面:
(1)覆蓋項目的全過程管理。管理信息系統應包含設計、生產交付、裝置試驗的全生命周期。通過計劃、質量、經費、外協、資源、風險、變更等管理模塊,有效監控項目實施的各流程,滿足對過程控制的不同需求。
(2)支持多級計劃管理機制。管理信息系統能夠支持階段里程碑計劃(一級計劃)和項目實施計劃(二級計劃)兩級計劃管理,確保項目有序受控地執行。建立兩級計劃之間的有機聯系,使項目執行過程遵從項目目標。
(3)支持矩陣型組織結構,打破跨部門協作瓶頸。管理信息系統能夠支持矩陣型組織結構,提供全面溝通協作的平臺,有效打破部門壁壘,使項目主管和部門主管能夠共享信息、順暢溝通。
(4)合理利用人力和設備資源。管理信息系統能夠有效監控人員和設備的使用情況,通過資源日歷、任務看板、資源調撥以及資源儀表板,隨時監控資源忙閑情況,合理地進行資源分配,有效平衡企業能力與項目需求的關系,提高資源利用率。
(5)支持項目預算及成本控制。管理信息系統能夠進行項目預算管理和實施經費控制,并支持財務管理的收付款流程。
(6)能夠基于客觀數據量化評價部門、項目和人員績效。管理信息系統能夠提供研發全面業務流程支持,自動采集各類數據,通過度量分析、統計報表、績效計分卡等手段,為部門、項目和人員考核提供客觀數據支撐,實現“用數據說話”的考核機制。
(7)可以進行項目管理知識重用和經驗積累。管理信息系統針對研發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知識,如項目文檔、項目計劃模板、風險應對策略和問題解決方法等,都能夠提交到統一的知識庫,便于今后的項目重復利用。系統的知識管理系統應包含文檔庫、模板庫、過程庫等模塊,實現知識管理扁平化,便于知識的分享和更新。
(8)能夠基于客觀分析支持項目輔助決策。管理信息系統可以提供科學的分析模型,為高層決策提供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