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項目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2019-11-22
來源:《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 作者: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信息網絡中心 李凌
管理
如果科研項目研制規模較大,復雜程度較高,科研項目工作分解結構規模也隨之增大,如何確保數據完整不丟失、提高數據訪問效率、有效利用歷史數據則是對科研項目中的數據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1)單支數據導入/導出。為防止因對項目數據誤操作導致的數據丟失,又不覆蓋其他變更信息,設計提供對WBS單支的導入、導出功能。
(2)項目數據整理備份。隨著科研項目的積累,保留的項目數據越來越大,而為更好地借鑒歷史科研項目的研制過程,對其數據留存的時間又要求較長,這樣對系統數據庫的壓力較大,數據的訪問速度下降,提供將項目涉及的WBS、資源、文檔、變更全部信息導出、導入功能。
(3)數據庫及系統環境備份。數據庫每天做出導出全備份,在磁盤(應用服務器)上保存最近一周的備份,每天對應用服務器作增量備份,每周對應用服務器做全備份,保存三個月??苫謴腿齻€月內的任已備份點的系統數據。數據庫及系統環境的備份與恢復滿足關于數據的可追溯等業務要求,符合信息系統的安全要求。
(4)知識管理??蒲许椖垦兄埔话愣冀⒘艘徽椎捻椖抗芾砹鞒蹋枰ㄟ^統一的項目管理工具來將其演繹出來,并在過程中建立相關的標準化,如項目工作分解結構WBS、任務清單、估算工期、工作量、步驟、參考文檔、操作流程與規程、標準報表、標準視圖、項目工作中心等。標準化的管理工具+標準化的流程=標準化的業務運作。
在科研項目研發完成后,將項目包含的各類信息以模板形式保存下來。在研發新的項目時,可以基于經驗模板庫的參照項目進行新項目的創建,創建過程中可以由項目的復雜程度及內容不同而進行相應的裁剪。真正實現在重復利用以前的項目經驗的同時,也保持了項目管理的標準化與內容的獨特性。
(5)以WBS為基礎串接各業務。為有效監控科研項目經費使用,避免超支,及時預警,可通過項目管理系統與成本、合同、采購、資產等系統進行集成,利用WBS串接各業務信息。通過EPS+PROJECRT+WBS+ACTIVITY分層結構串接各項目管理業務領域,實現了圍繞計劃WBS的進度、經費、資源、合同、采購、資產的多部門協同辦公和信息共享。見圖2。

圖2:WBS串接業務
通過系統集成,可以實時查詢每個工作包的工作進度、工作量、合同執行情況、人力資源使用、各類費用支出、分析成本與預算執行情況。
4系統實現
4.1系統組成
系統的網絡環境是園區網。系統采用C/S模式,在基本的項目管理任務分解的基礎上設計并開發計劃過程監控、流程管理、計劃查詢等功能。見圖3。

圖3:系統組成
信息門戶:企業不同機構和角色的相關人員通過項目門戶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協同工作,并能有效整合第三方的系統;
項目管理業務組件:提供進度管理、投資成本、知識管理、安全管理、資源管理、溝通管理等業務管理模塊;
系統基礎組件:封裝Portlets運行環境、工作流引擎、流程監控、標準和報表引擎、企業集成服務、CA認證、消息管理等底層技術實現細節,有效降低系統集成、應用部署的復雜度;
數據倉庫:提供業務數據集中存儲和管理,通過視圖展現機制,建立直觀的項目進度、項目費用曲線等圖表,挖掘項目實際數據信息。
4.2系統架構
系統資源層,可使用不同的關系數據庫,所有的持久數據都保存在數據層。使用數據庫服務器的對象關系功能來存儲數據對象,并通過Java數據庫連接接口JDBC連接不同的數據庫。
數據訪問層,用于實現與數據庫的交互和訪問,從數據庫獲取數據或保存數據到數據庫。
服務層,服務總線接受業務層提出的服務請求,通過基本服務、中介服務、流程服務組成的服務庫與數據訪問層建立連接獲取相應的服務。
業務層,通過業務代理將各類業務處理請求分配到OracleP6、Web服務、業務編排等業務邏輯中,用于對上下交互的數據進行邏輯處理,實現業務目標,并將處理結果反饋給表現層進行展示。
表現層,客戶端使用IE瀏覽器,結合JSP/Servlet/HTML/XML接收客戶端發出的請求與服務器進行交互,動態生成響應,完成不同的用戶任務,擔當用戶接口的角色。見圖4。

圖4:系統架構圖
4.3集成模式
一對一的數據交換,通過SDK和基于WebService的業務交換接口,保障其他業務系統對項目管理系統業務對象進行驗證存??;對于業務流程進行任意點掛接;對于權限提供單點登錄集成支持;對于表現提供Portlets集成。
一對多的數據交換,如WBS面向多個應用系統開放,采用ESB和CDC方式,由CDC監控數據變化,ESB將數據推送至其他應用系統。
免責聲明:
1、項目管理信息化網發布的所有資訊與文章是出于為業界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瀏覽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本站部分內容轉載于其他網站和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或原發布媒體所有。如文章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本站,我們將在兩個工作日內進行刪除或修改處理。敬請諒解!
-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