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項目管理系統領域框架研究
2019-11-21
來源:《電子科技》 作者: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計算機學院 陳帥,徐小良
本文運用領域分析方法提出了科技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型,同時采用對象動態組合的思想對科技計劃項目領域系統的核心實體進行復用性的設計,規避了傳統基于實體抽取技術的繼承設計方式所帶來的弊端,令多個計劃類別的申報流轉實現統一管理,且避免了系統的重復實現。此外,對系統的權限管理組件和安全訪問策略進行了 分 析 設 計,最 終 基 于Java EE分層架構技術以及自定義標簽庫機制開發實現了一個可擴展、易維護、松耦合、跨平臺的科技項目管理系統領域框架,確保各級科技管理部門對各類科技計劃項目信息實時共享并跟蹤管理[10]。本框架已在浙江省科技廳、義烏市科技局、溫嶺市科技局等項目申報管理系統得到應用,驗證了本文成果的可行性,其不僅有助于科技項目管理系統的規范化建設,還提高了領域內系統的開發效率。目前本課題正在對該平臺向云平臺的演化進行研究,促使其成為一個可提供軟件服務的平臺。
參考文獻
[1]趙松濤.基于JEE的科技項目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D].重慶:重慶大學,2011.
[2]王千祥,吳瓊,李克勤,等.一種面向對象的領域工程方法[J].軟件學報,2002,13(10):1977 - 1984.
[3]劉強,徐小良.科技項目管理系統快速開發框架研究[J].電子科技,2013,26(4):5 - 7.
[4]王曉慶,曾文英,王明文,等.設計模式中的面向對象原則及其子模式[J].計算機工程,2003(9):192 - 194.
[5]楊浪,張濤川.代碼復用中的方法研究與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9(12):3154 - 3157.
[6]鄧子畏.面向計劃管理領域的綜合業務建模與系統實現[D].長沙:中南大學,2007.
[7]王艷.科技項目申報審批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濟 南:山東大學,2010.
[8]程春蕊,劉萬軍.高內聚低耦合軟件架構的構建[J].計算機系統應用,2009(7):19 - 22.
[9]段新富.基于B / S結構的科技項目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長春:吉林大學,2012.
[10]楊超.電子政務中網上審批的設計與實現[D].成 都:電子科技大學,2010.
(本文于2014年發表在《電子科技》)
免責聲明:
1、項目管理信息化網發布的所有資訊與文章是出于為業界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瀏覽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本站部分內容轉載于其他網站和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或原發布媒體所有。如文章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本站,我們將在兩個工作日內進行刪除或修改處理。敬請諒解!
-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