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術的工程項目管理平臺研究
2021-01-26
來源:《中國勘察設計》作者:天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 臧莉靜
摘要:本文結合實際工作中的項目經驗,研究了基于BIM技術的工程項目管理平臺的特點和優勢,分析了基于BIM技術的管理平臺在實際項目中各階段的管E動BIM技先用目管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提供參考。
關建詞:B視化;項目管理平臺;可視化;信息共享和協同管理
1.BIM技術的發展環境和趨勢
近年來,隨著國家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推進,BIM 技術在我國建筑和市政行業的應用逐步興起,技術理論研究持續深人,部分國標、地標、行業標準陸續出臺。在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大力推進BIM技術應用,已成為政府、行業和企業的共識。
住建部在《2016——2020年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中指出,“十三五”時期,要全面提高建筑業信息化水平,著力增強BIM等信息技術集成應用能力﹔建筑企業應積極探索“互聯網+”形勢下管理、生產的新模式,深人研究BIM、物聯網等技術的創新應用,創新商業模式,增強核心競爭力﹔大力推進 BIM、GIS等技術的應用。
住建部在《關于推進建筑信息模型應用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了發展目標:到2020年底,建筑行業甲級勘察、設計單位以及特級、―級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業應掌握并實現BIM與企業管理系統和其他信息技術的一體化集成應用。以國有資金投資為主的大中型建筑以及申報綠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綠色生態示范小區新立項項目勘察設計、施工、運營維護中,集成應用BIM的項目比率達到90%。同時還強調了BIM的全過程應用,提出了7項保障措施,為進一步推動BIM在我國建筑領域的應用,支持建筑行業技術升級、變革生產方式、創新管理模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交通運輸部在《關于印發<交通運輸重大技術方向和技術政策>的通知》中,把 BIM技術列為十大重大技術方向和技術政策之首。
同時,在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印發的《推進智慧交通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中要求:推進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在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規劃、設計、建設、施工、運營、檢測維護管理全生命周期的應用﹔深化BIM技術在公路、水運領域應用。在公路領域選取國家高速公路、特大型橋梁、特長隧道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在水運領域選取大型港口碼頭、航道、船閘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鼓勵企業在設計、建設、運維等階段開展BIM技術應用。在設計階段,深化 BIM在協同設計、方案比選和仿真評價等方面的應用﹔在建設階段,深化 BIM在設計交付、虛擬建造、施工組織、質量管理等方面的應用;在運維階段,建設BIM+GIS(地理信息系統)可視化平臺,依托建設期形成的 BIM 數據庫,加強在養護、運營、監測、應急、管理等方面的應用。
2.基于BIM技術的項目管理平臺的特點及案例
基于BIM技術的工程項目管理平臺,是當前我國進行工程項目管理的新趨勢。它充分發揮了信息化在工程項目建設中的作用,與傳統的項目管理模式相比,具有直觀、可視化、信息共享協同管理的特點。
2.1 可視化平臺
BIM技術可以將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中的各項信息整合至可視化的BIM 模型中,借助全部構件信息和施工工藝所組成的項目BIM 數據庫和可視化模型,能夠大幅減少各類重復作業所浪費的時間和成本,還能夠提前發現并改進修正工程管理中的弊病以及施工技術上的漏洞。同時,由于模型具有可視化效果,可以使政府、業主等非工程專業的領導對項目整體有更加直觀、清晰、全面的了解和認識,提出建設性的修改意見和思路,確保項目建設能夠按照業主方的真正意愿進行實施,避免各實施階段可能出現的返工修改和變更,從而達到工程項目管理增值的效果。
利用BIM最直觀的三維可視化特點,可以優化工程設計質量,確保設計的準確性,提高工程造價的概預算精度,并通過三維漫游、碰撞檢查、數據導出、模擬施工等BIM技術功能,為設計計算和施工安排提供有力的數據保障和決策依據。
天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設計實施的濰坊市濱海開發區白浪河大橋項目,
免責聲明:
1、項目管理信息化網發布的所有資訊與文章是出于為業界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瀏覽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本站部分內容轉載于其他網站和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或原發布媒體所有。如文章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本站,我們將在兩個工作日內進行刪除或修改處理。敬請諒解!
-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