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展多種多樣的基于空間信息的應用。
系統的主要架構設計分為4個層面,基礎設施層,數據層,信息展現層和應用層,架構圖如圖1所示。其中,基礎設施層主要包括一些基本信息,如監測信息,管理信息,設備信息等,該層主要體現出本系統的動態管理的過程,收集管理的實時信息;數據層,主要是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集成整合,建立起龐大的數據庫,并基于該數據庫進行數據挖掘和統計分析,為決策提供依據;信息展現層主要以瀏覽圖、表等方式進行可視化的展現,提供一個簡潔明了的結果;應用層是整個系統最為核心的地方,前期的所有工作都直接導向實際應用,它具有基礎業務管理、查詢編輯、數據導出等模塊,但其中最為核心的是項目添加模塊,它可根據用戶的需求,有目標的進行管理工作,同時可以通過機器學習前期的工作來不斷完善后期工作,逐步形成一個專業化、知識化、智能化的“甘肅省高效節水灌溉項目管理系統”。
4 系統建設任務
本系統的建設任務主要分兩方面,一方面為數據處理,一方面為系統開發。數據處理主要為系統開發提供支持,并且有助于形成一個開放、共享的信息平臺。
4.1 數據處理流程
4.1.1 數據收集與整理
整理數據的內容包括:一是將經緯坐標數據處理為GIS系統可識別的經緯格式;二是將多維表通過簡化處理,產生數據庫格式的二維表格。
4.2.2 數據入庫
擬通過批量轉換,將處理好的 EXCEL 格式數據批量導入Oracle數據庫,同時按唯一關聯號(項目組編制,作為圖與庫的唯一關聯號)將數據導入GIS系統,產生單個數據的點對象。
4.1.3 數據在GIS系統中的處理
一是將導入GIS系統中的點狀數據,根據其關聯關系(主要根據片區號或片區名稱)轉換為面狀圖形,形成項目實施區的小片區;二是根據項目小片區隸屬的項目區名稱,將小的片區連片,產生項目區在圖形上的連片顯示(該功能也可通過程序開發實現,也就是通過查詢,將項目名稱相同的小片區關聯高亮顯示);三是根據GIS的分析功能,計算圖形上的片區面積,以備與實現填報的實施面積進行對比。
4.1.4 專題圖制作
該項工作屬于開發發布前的最后一道工序,根據系統開發的需求,將按項目名稱制作專題圖,可分實施年份、灌溉類型、行政區劃等分類顯示。
4.1.5 圖形發布
將處理好的 GIS 數據及制作好的專題圖發布至服務器,供程序開發使用。
4.2 系統開發內容
根據系統架構圖進行系統軟件開發,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實現甘肅省高效節水灌溉項目示意圖的放大、縮小、距離測量、面積測量、地圖與檔案信息的聯合查詢及定位;②實現甘肅省高效節水灌溉項目資料的編輯、查詢;③實現按行政區劃(市、縣、鄉等)、建設時間、灌溉類型等的分類統計;④實現用戶的權限管理,包括對系統權限、系統權限自定義操作進行添加、修改、刪除、查詢;⑤實現查詢產生的動態表格向EXCEL的導出功能;⑥實現甘肅省高效節水灌溉項目信息與圖形的核準功能(計算圖形面積與實現填報面積之間的誤差);⑦構建甘肅省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包含影像數據)Oracle數據庫結構;⑧建成甘肅省高效節水灌溉項目信息管理系統。
5 結語
本文以目前節水灌溉工程管理的需求出發,以現狀需求為導向,精細化管理為目標,動態管理為基礎,信息化管理為載體進行了新型的管理模式研究,提出了建設專業化、知識化、智能化的“甘肅省高效節水灌溉項目管理系統”的設計方案,打造一個開放共享的信息平臺,通過有效整合資源,實現協同辦公,提高管理效率,通過精細化管理,明確崗位職責,完善管理體系。同時,也給出了該系統的架構設計及建設任務,為高效節水灌溉項目管理系統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劉艷麗.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問題淺議[J].南方農業,2016,10(15):236-237.
[2]席艷鴿. 農村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問題研究[J]. 南方農機,2016,47(10):71-72.
[3]陳智芳,王景雷,劉祖貴,等. 基于 WebGIS 的多指標灌溉信息管理系統[J].中國農業科學,2013,46(9):1781-1789.
[4]劉秀珍,鄭德聰,馬駿,等.精確灌溉與施肥自動化管理系統的研制與實現[J].水土保持學報,2006,20(5):197-200.
[5]鄭宇鳴,孟波,劉振環,等“. 3S”集成技術在精細農業中的應用[J].農機化研究,2011,33(8):219-222.
本文發表在《甘肅水利水電技術》作者:甘肅省水利廳 水利管理局 趙永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