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應用研究
2020-07-27
來源:《工程管理學報》作者:郭磊 崔爭 李慧敏 汪倫焰
摘 要:為了突破傳統的水利工程管理模式,打造水利信息化,解決水利工程實現信息化管理所面臨的分散管理、傳統模式、效率低等問題,以水利部已經頒布的一系列技術規程為基礎,利用計算機網絡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編程技術,結合水利工程項目管理的特點對某項目管理信息系統的業務功能及流程進行二次開發。在需求分析的基礎上,從建設目標、設計思路及技術路線和功能模塊設計等方面進行系統的詳細介紹。選擇河南省平輿縣水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工程項目為實際案例,驗證系統運行效果。該系統實現了水利工程項目管理全過程的規范化和信息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確保水利工程建設按時完工,為事后檢查提供基礎資料,并探索了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未來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水利工程;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項目管理信息系統
隨著我國各行各業信息化建設的不斷加快,信息化管理已經成為未來企業的發展趨勢,進而不斷推動我國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近年來,我國水利工程建設逐步向現代化、多元化、智能化轉變,水利現代化建設速度在逐步加快[1],然而,作為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水利工程具有項目投資規模大、施工技術復雜、項目參與單位眾多、信息溝通復雜、工期要求緊、質量要求嚴格、工程所在地分散、受政府的影響越來越大、監督困難、易于誘發腐敗等特點[2],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水利工程項目管理的難度。胡和平等[3]開發設計了全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了網上填報數據,并且數據處理實現一定程度的自動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質量。中國長江三峽總公司與加拿大共同建設了三峽工程管理系統[4],該系統已在三峽工程全面投入使用,整體提高了三峽工程的管理水平,為決策層提供有效的信息。周斌等[5]設計研發了長江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信息系統,提高了長江委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實現了在 Web 環境下辦公。陳鵬霄等[2]設計了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監察系統,實現了對水利工程項目的電子監察,促進水利工程建設清正廉潔的行政管理。李慶云等[6]研究了多個水電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的整合,建立了針對時空跨距較大的綜合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了項目的標準化、規范化和精細化管理。王海學等[7]提出了無縫隙項目管理工作流模型并開發了相應的項目管理系統,以實現項目管理中工作流無縫流轉。但是這些信息系統大多基于業務層,其建設目標是數據共享和處理數據等某一問題。本系統的建設是以水利部已經頒布的相關規程為基礎[8~10],利用計算機網絡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編程技術,覆蓋水利工程建設的全生命周期,形成一套有中國特色的水利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助力水利信息化建設。
1 水利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設計與開發
1.1 水利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的需求分析
管理信息系統(MIS)是工程組織的“神經系統”。通過這個“神經系統”工程組織可以迅速收集信息,對工程問題做出反應,做出決策,進行有效控制[11]。水利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是覆蓋工程全壽命周期的企業級工程管理信息系統。系統應用涵蓋 4 個管理層級,為不同層級用戶提供特定功能。
(1)公司領導層。通過系統對整個項目的宏觀情況進行掌握,及時了解項目的進展和問題,對管理決策提供信息支持。
(2)項目經理層。通過系統對自己所管轄的項目進展情況進行把握,查詢分析各方面的業務數據,保證項目正常有序地進行。
(3)職能部門層。通過系統對各個職能部門的執行情況及時了解,及時發現問題和處理問題。能夠了解和掌握本部門員工在項目上的工作情況,以及面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的情況。
(4)業務操作層。通過系統進行日常的業務處理工作,涵蓋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全過程,將日常工作電子化,便于日常統計匯總,數據保存和快速查詢。
目前,集團的分子公司具有一定項目管理信息化經驗,但是要如何進行有機整合,各自都存在短板。還沒有真正的像國際或國內一流的工程公司一樣,具有覆蓋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項目管理體系和一體化信息平臺,建設單位和工程公司在項目管理方面的基礎工作需要進一步提高。
1.2 水利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目標
具體的建設目標如下:
(1)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項目管理理念,結合水利工程施工現場管理情況,初步形成一套比較科學、完整、有水利工程特色的工程項目管理編碼,如單位分類結構編碼、項目工作分解結構(WBS)編碼、質量驗收評定編碼(QBS)、標準檔案編碼(ABS)等,實現編碼體系在以后項目的共享。最終以水利行業信息編碼的標準,形成可以實現多項目橫向比較的數據庫,同時在項目驗收后確保用標準的數據格式進入“水利一張圖”。
(2)建立一個完善的進度管控流程,將工程項目管理各階段、參建各方、工程項目內部各部門等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來進行進度安排與控制,實現分級授權對計劃的查詢。
(3)建立統一的項目費用管理流程,將項目概算、控制目標、合同等費用進行成本控制分析,以及組合分析,并實現自動提醒功能,控制造價。
(4)建立一個完善的基于供應鏈的采購管理流程,實現工程
免責聲明:
1、項目管理信息化網發布的所有資訊與文章是出于為業界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瀏覽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本站部分內容轉載于其他網站和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或原發布媒體所有。如文章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本站,我們將在兩個工作日內進行刪除或修改處理。敬請諒解!
-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