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加油站:
ERP系統——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的簡稱,是指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集信息技術與先進管理思想于一身,以系統化的管理思想,為企業員工及決策層提供決策手段的管理平臺。它是從MRP(物料需求計劃)發展而來的新一代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統,它擴展了MRP的功能,其核心思想是供應鏈管理。它跳出了傳統企業邊界,從供應鏈范圍去優化企業的資源,優化了現代企業的運行模式,反映了市場對企業合理調配資源的要求。它對于改善企業業務流程、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具有顯著作用。
小白發問:
Q1:施工企業的ERP有何需求?
目前傳統企業較多地采用ERP系統開展運營管理,施工企業也不例外。ERP系統更偏向于將線下的流程轉移到線上,以解決企業標準化管理的問題,更加適合于穩定的組織、穩定的業務流程。而施工企業具有復雜性、多樣性等眾多特征,且在今天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施工企業的組織和業務也在快速變化。施工企業的特性決定了需求:不但能夠解決流程上的問題,還得確保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為后期審批的合理性提供支撐,切實提升施工企業對項目的管理能力。
因此,在項目上,需要依托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新技術將項目管理過程數字化,從而積累項目上最真實的數據,為管理層決策提供數據支撐,實現數據驅動的決策體系。
數字經濟時代下,建筑產業的轉型升級迫在眉睫,面對規模增速放緩、建筑施工用工難、工程質量要求高、企業生存難度增大等一系列發展困境,唯有通過數字技術的演進實現產業改造,才能打破困局。
Q2:有沒有數字項目管理整體解決方案?
目前,行業內比較贊同的理念是:
一個平臺+N個應用的“一站式數字化項目管理”,涵蓋數字化轉型所需的資訊、知識、工具、平臺、方法、數據的整體解決方案。
PART ONE:
一個平臺是指數字項目管理(BIM+智慧工地)平臺,是驅動施工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引擎,包含:技術中臺、數據中臺和業務中臺。平臺建立在四大關鍵技術之上,分別為:IoT、BIM、大數據和AI。
IoT技術(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以物聯網平臺接入施工現場上百款主流硬件設備;
BIM技術(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指基于圖形平臺而建立的IGMS、BIM5D、BIMFACE、Luban iWorks、Luban Builder等BIM接口、模型關聯成本和進度以及基于BIM模型二次開發等各種BIM應用技術;
大數據技術(big data,mega data)——項目數據中心提供項目層的全量數據,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具有5V特點: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樣)、Value(價值密度)、Veracity(真實性),并提供數字資產管理、數據服務管理、以及數據智能處理能力;
AI技術(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亦稱人工智能、智械、機器智能,指由人制造出來的機器所表現出來的智能,能夠從現場圖片、影像中提取信息并進行分析應用。
PART TWO:
N個應用是一套施工全生態鏈上開放的應用系統,它有兼容、即用的特點,包含:BIM建造、生產管理、勞務管理、安全管理、質量管理、物料管理、商務管理等,覆蓋人、機、料、法、環全要素的業務管理場景;平臺和應用模塊之間可分可合,也可連接第三方的應用軟硬件。
數字建筑理念的落地方案,應概括為“三個一體化”,即:項目與企業一體化、BIM+智慧工地一體化、業務與財務一體化,從三個方面實現業務互通、數據互通。
在項目建造期間,這一整體解決方案能夠幫助施工方以BIM技術為基礎,實現進度、質量、安全、成本等全要素的數字建造;并通過“BIM+智慧工地”與現場管理的全面結合,打造出創新的管理模式。
并從以下五個方面,提升執行效率、降低經營效能:
1組建多級、多顆粒度的結構化數字成本
2項目參與多方、多角色在線協同,全程留痕可溯源
3建立全鏈路的數字工程監控經營體系
4數據驅動經營提效,大數據支撐業務優化
5設計貫通、一圖到底的項目數字化轉型
當下,包括建筑業在內的各個領域,要實現轉型升級,必須通過數字技術的演進來加快技術改造。
未來,創新驅動、技術密集、立足建筑產業,圍繞建設工程項目的全生命周期,基于“BIM+”技術服務,智博科技與你攜手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