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關于電力信息化的項目管理系統研究成為了社會重點關注的話題。論文從電力信息化的特點、電力系統中存在的問題以及電力信息化可行性研究的管理模式構建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希望能夠為推動電力信息化的項目管理系統研究提供有效的建議。
關鍵詞:電力信息化;項目管理;電力系統
一、電力信息化的特點
20世紀60年代,我國電力行業的信息技術得以逐漸地運用。在電力信息化建設的起初,運用的范圍較少,主要在工程設計、變電站等方面。信息技術具有很強的滲透性,加之電力項目信息化概念十分豐富,使得電力項目信息化一直處于發展之中。
到了21世紀,我國的電力信息化發展已經進入了第四階段,信息化建設的目標也發生了一定的轉變,管理信息化成為了目前信息化建設的主要目標,在企業的資源計劃、安全生產與管理、集團控制以及全面預算管理等領域全面開展。隨著企業管理的不斷創新,企業的業務交流也在不斷地梳理之中,目的是為了提升企業的價值,推動企業的信息化建設[1]。
二、電力系統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作為運用信息技術比較早的行業之一,電力行業的應用水平一直沒有得到提升。除了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之外,和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不高也有著很大的關系。雖然近年來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信息化的發展與市場的沒有實現統一。近年來,我國的相關部門不斷加大對電子信息化的重視,一部分電力公司的信息管理系統走向實用化,推動了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發展。然而,我國電力企業信息化整體的程度卻不夠理想。一些小型的電力企業的信息管理系統在開發與應用上一直處于落后的位置,投入與回報不成比例,管理規范比較差以及領導對信息化工作的不重視等都是阻礙電力信息化的項目管理系統研究的重要原因。
電力信息化管理系統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問題。目前,我國大多數電力企業管理系統都是由工作人員與計算機二者組成,共同進行信息收集、傳遞、儲存和使用。電力信息化的項目管理系統在一定程度上利用現有的網絡資源提高了信息的利用率。由于電力系統沒有得到完善,導致其無法適應多變的外部環境,無法滿足人們對管理系統的需求[2]。
三、電力信息化可行性研究的管理模式構建
(一)培養信息化管理人才。電力信息化的項目管理系統研究過程中,離不開專業的技術人才進行指導,需要軟件技術人員、網絡管理人員數據庫管理人員以及硬件維修人員的共同參與。目前,我國電力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進程十分緩慢,究其原因,是缺乏綜合性的應用系統管理人員。要想進一步推動電力信息化的項目管理系統研究,需要企業的相關領導充分充實人才的培養與引進,了解下屬部門,在電力信息化的項目管理系統研究中做好綜合的把控,從而明確企業的整體需求,不斷培養出能夠推動電力信息化的項目管理系統的進一步研究。
(二)強化信息化平臺建設。構建電力信息化的項目管理系統,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推動企業內部系統基礎設置平臺信息化的建設。基礎設置平臺主要包括信息化網絡、應用以及安全,信息化基礎體系建設中包含五大部分,分別是組織、人才、制度、標準以及數據中心。在強化信息化平臺建設的過程中,需要以實用性、科學性為基礎,優化企業網絡安全平臺建設,整合企業的信息資源,從而發揮電力企業系統中的作用,構建信息系統的統一化平臺建設,從而推動電力信息化的項目管理系統研究。
(三)重視信息系統化建設。要想進一步推動電力信息化項目的管理,電力企業的相關工作者需要對通信協議與極端及網絡結構加以設計。電力企業這樣做的目的在于推動內部各個部門之間的資源實現共享。
第一,推動電力信息系統的可實施性。相關的工作人員需要在信息化管理系統規范的基礎上,及時加以數據上的更新。此外,電力系統中信息渠道的不斷精簡對于更加高效的處理信息資源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加強人機交互界面建設。電力企業內部的員工在工作的過程中需要重視數據信息的使用,增強電力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實用性。建立良好的人機交互頁面,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電子信息項目的準確性,進一步推動電力信息化項目管理的建設。
四、結語
總而言之,電力信息化的項目管理系統研究對于推動電力公司的長久發展,提高電力公司的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相關的工作人員需要充分認識到電力信息化的特點,并且認識到電力系統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流程構建與可行性報告編制等方式進行電力信息化可行性研究的管理模式構建。
參考文獻
[1]蔡涵宇.基于大數據的供電公司市縣一體化審計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山東大學,2018.
[2]王志鵬.復雜大型輸變電工程設計管理方法及系統框架設計[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7.
本文發表在《信息系統工程》作者: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 高宇;陳偉;戴光